□孙峰
抗战胜利前夕,舟山船员曾经有一段英勇杀敌抢夺日军汽油的义举。这一桩故事,发生在1945年的5月。
1945年7月3日出版的《新华日报》以《舟山船夫杀敌记》为题予以报道,并配有副标题“反抗敌人的拉差”“夺到了汽油七千加仑”。《新华日报》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大型机关报。这条新闻,源自“中央社云和六月二十二日电”,抗战时期的云和县,曾是浙江省政府所在地。
话说1945年春,随着太平洋战争进入尾声,美军飞机、潜艇在东海一带经常出没,对日军的运输船队实施打击,日军损失惨重。随后,日军掳掠我沿海船户和渔民的帆船,在苏浙闽沿海开展军需运输,以避免被美军攻击。我沿海渔民、船民生计本来就困难,再遭欺凌,积蓄着对侵略者的满腔仇恨。
舟山岛内有船户高文都,是一个20岁的小伙子,其弟文囗(此字有些不清,疑似“郡”字),18岁,兄弟俩都是有血性的爱国青年,平时也以跑船运输为业。当年4月,高姓兄弟装载一船木炭到上海,正打算返航驶回浙江。在黄浦江,他们的船被日军扣留了。日军强迫他们和一个姓萧的船户一同装载汽油到福建。日军头目新福三郎派遣军曹率兵9名押运,轮流巡哨监视船上伙计。
5月10日,船抵沈家门。因遭遇暴风,在渔港停留很久。高姓兄弟看到船上所装汽油是敌人的重要军用品,一旦运到日军手里,日军获得补给,又是侵害中国人民的危险品!如果能够把汽油夺回来,献给政府,有利抗战民众。
于是,高姓兄弟找到这位叫萧吉的船户,晓以大义,希望一起动手,在海上干掉这一批日寇。
萧吉也认为杀敌是国民应有的义务,万分赞同。经过商量,考虑到全船伙计的身家性命,应该周密行事,决定等风顺出航,船舶靠近“自由区”(抗战时期相对于“沦陷区”的区域)边境时才举事,双方约定吹哨为号。为了打消敌人的疑心,并犒劳船上伙计们,萧吉和高姓兄弟沽酒买菜,热热闹闹,吃个痛快,如此祥和的气氛,船上日军的警惕性消除了。
5月21日,正好是顺风,两船同时起航南下,急向象山港行进。当晚到达一个叫“狮子口”的地方停泊。晚饭后,日本兵都睡觉了,只有一个敌人在高家兄弟船上的舱外执勤巡视。高家兄弟看到时机已到,首先动手,黑暗中趁敌哨兵不备,奋起夺掉他的枪,一把将敌人推入海中。一面吹哨为号,两船船夫共15人,各持刀斧,蜂拥冲入船舱,向敌人乱砍,敌人的枪在他们入睡后都被船夫预先藏起来了。敌人只能徒手抵抗。
高姓兄弟的船上,搏斗激烈。日寇军曹力强体健,双方决斗多时,相持不下,情势严峻。高文郡眼疾手快,用敌人的刺刀猛刺,终于将敌人击毙。
在萧吉船上的搏斗中,2名日寇被推入海中,3名就擒。两艘船上,总共10名敌寇,消灭了5个,俘获了5个,两船船夫无一死伤。
制服敌寇之后,夜色下两船扬帆急驶,连夜将船开到宁海县境,分报乡署和驻军机关,将俘敌5名和枪支解送某地。此次舟山船民的抗敌义举,缴获汽油计大小桶200桶。高、萧两船船民热心爱国,冒险杀敌,政府各奖励8万元。
抗战时期,这一起舟山船员的抗敌义举,反映了东海儿女的民族大义,他们胆大心细,有勇有谋,在海上智擒敌寇,获得胜利,谱写了舟山航海史上的光荣篇章。唯一遗憾的是,《新华日报》报道中,未提及舟山高姓兄弟是哪一座岛上的船家,也不知其家族所在,未来值得继续寻找史迹,了解相关细节,宣传弘扬好舟山船员的这一爱国抗战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