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舟山味道·四季时鲜

应时的冬笋与咸肉、酱肉结合碰撞出冬日里鲜咸浓郁的好滋味

  □记者 朱蔚

  天一冷下来,嘴边惦记的,就是冬笋的那一口鲜嫩,爽脆中又带着甘甜回味。被喻为“金衣白玉、蔬中一绝”的冬笋,是冬日滋味中的一大期待。

  舟山本地的冬笋还没冒出尖来,外地的冬笋已经源源不断地进驻市场,支援舟山人的菜篮子。

  搬到餐桌上,冬笋其实有好些烹饪方式。

  以正确的方式处理

  冬笋很难不好吃

  耳边常听人说冬笋涩麻、不好吃,那是因为没有正确处理好。

  冬笋储存有讲究,吃不完的可以直接在外壳笋衣上包上一层保鲜膜。这样严丝合缝地包裹完毕,在冰箱里冷藏一个月完全没有问题。

  如果是刚从地里刨出来的新鲜冬笋,剥去外壳后,即展现出白白嫩嫩的笋肉,看着也水灵。烹饪冬笋,刘阿姨可是一把好手,她说新鲜的冬笋不用焯水,直接就可以炒着吃了。什么样的冬笋需要焯水?就是那种颜色已经有点变青的。因为这样的冬笋可能出土已经有几天了,颜色越青表示越老越涩。刘阿姨分享经验说,挑选冬笋的时候,也得挑那些底部是白颜色的那种。

  咸菜炒冬笋 加点咸肉和口蘑更鲜

  炒冬笋时,刘阿姨喜欢加一些咸菜和咸肉。冬笋切成片,咸肉切成丝,再加个蒜段添色增香。

  步骤就是这样:油锅开起,以中小火把咸肉丝炒香,直到把油炒出来。这天她炒的是新鲜的冬笋,就免去了焯水这一步。她的经验是,炒冬笋不怕油多,比平时炒菜要多加一点油。冬笋在油锅里翻炒的时间也要比炒一般菜时间长一些,一直炒到白乎乎的笋片呈微微金黄色为止。刘阿姨叮嘱,在这个翻炒过程中,千万不能用大火,不然会让笋外焦里生。

  等到炒得差不多了,就把咸菜倒进去,翻炒均匀后,就可以加盐、糖、蚝油等调味料,倒入小半碗水焖煮一会儿,让笋片充分吸收这些滋味,就可以开大火收干汤汁了。

  青色的蒜段是最后一步加进去的,简单划拉两下,瞬间点缀了原本单一颜色的炒冬笋。刘阿姨还喜欢往里切两只口蘑进去,锦上添花,这道菜更鲜美了。

  冬笋腌笃鲜 这锅汤比较丰盛

  腌笃鲜上桌,这一锅就比较丰盛了,除了冬笋,还有五花肉、咸肉、金华火腿,以及千张结。小时候跟着妈妈像做手工一样给千张打结,吃货乐梨把它当作童年时的有趣玩艺儿,没想到自己也有成为主妇的一天。整张的千张切成长条,拾起其中一条卷起来,从下面开始一直拧到上面扭成麻花,随即打个结,一只千张结就做好了。

  还准备了一些肉,咸肉泡清水,把五花肉和金华火腿都切成块备用,冬笋切成滚刀块。乐梨会先把这些肉焯水,“锅里倒冷水,直接把切好的五花肉放进去,再加点姜片和葱段去腥。”焯完五花肉,倒掉血水,再焯火腿和咸肉,之后把冬笋也放到沸水里焯几分钟捞出。

  准备一只大砂锅,把五花肉、咸肉和金华火腿这些焯完水的肉都放进去,加入足量的水,乐梨通常还会再加入姜块和葱段,再倒一些绍兴黄酒。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上半个小时,就可以倒入笋块了,再炖上半小时后加入千张结,就热乎乎地出锅了。  

  “煮这样的腌笃鲜,其他调味品是不用加的,咸肉里本身自带的咸味渗到整锅食材里边就刚好了。”乐梨提醒,咸肉一定要记得提前浸泡,不然整锅汤会很咸。

  口蘑冬笋加排骨

  看着清淡实则入味

  乐梨还喜欢用珐琅铸铁锅,装入冬笋、口蘑和排骨,这些一股脑地炖上一锅,便是冬日里最有烟火气的鲜美滋味,看着清淡且素净,舀上一勺入口,即百转千回于味蕾。

  这三样食材,她都会在下锅前先简单地焯一下水,然后把所有食材都倒至珐琅炖锅,以没过食材高度的水量,再置入姜片、料酒以及葱段,去腥提鲜。

  这一锅满满当当地煮开以后,即刻转小火,炖上30分钟就可以关火了。这也是乐梨喜欢用珐琅铸铁锅炖汤的原因,“铸铁导热,小火慢炖的火候就足够了。”这一锅的清水汤汁,吸收了这些食材本身的鲜味和淡淡的甜味,看着非常清冽的汤,事实上滋味齐全,吃的时候,再简单蘸些酱料,完美。

  此外,如果要加盐的话,要等到汤快要煲好的时候,乐梨特别提醒。

  冬笋炒酱肉

  酱香浓郁的下饭菜

  这道菜听着就香,也是刘阿姨的拿手菜。在油锅里先把酱肉的鲜和油炒出来以后,渗入到冬笋,是两种食材的优秀融合。在这道菜里,要用到的除了酱肉和冬笋之外,还可以有提香的蒜苗,以及大蒜瓣。另外,美味鲜、蚝油、糖和盐都是日常炒菜的“老朋友”了。淀粉也需要稍微备上一些,最后用来勾芡收汁。

  切成薄片的酱肉下锅的时候,有时刘阿姨不会再加油。“酱肉本来就是五花肉做的,我喜欢肥肉稍微多一点的,直接就在热锅里把它的油熬出来了,一举两得。”肉眼可见酱肉的肥白部分炒到了透明状,锅里不只熬出了酱色的肥油,整个厨房此时都是酱香四溢。

  冬笋此时可以下锅了,刘阿姨一般以中火翻炒,到断生后,加一些清水,盖上锅盖,焖煮片刻。提前准备好的调料可以在这时把它们倒到一个小碗中,再加点淀粉勾芡,和切段的蒜苗一起倒入锅里,炒匀即可起锅。

  “又香又鲜,也很入味。”刘阿姨评价,家里的小外孙也特别喜欢吃这一道,非常下饭,白米饭都能再添上一碗。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城事
   第04版:融媒
   第05版:生活家·观察
   第06版:生活家·分享
   第07版:就知道吃
   第08版:时评
   第09版:特别报道
   第10版:新闻时空
   第11版:信息·分类
   第12版:广告
应时的冬笋与咸肉、酱肉结合碰撞出冬日里鲜咸浓郁的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