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七旬大伯严重腹胀查出胃癌与无“霉”不欢有关

今年76岁的邹大伯(化名)近来饭量大不如前,没吃多少就觉得饱了。渐渐地,他东西一入肚就腹胀严重,甚至恶心想吐。

  从小吃饭

  都喜欢“霉腌菜”

  “父亲平时胃口不错的,如有臭冬瓜、梅干菜扣肉的话,饭能吃一大碗。”邹大伯子女说,近来老人胃口急转直下,就带父亲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主任王元宇主任医师的名医门诊。

  了解到大伯的病情和生活习惯,经验丰富的王元宇主任敏锐觉察到老爷子病情不简单。果然不出所料,胃镜发现他胃出口处长了个肿瘤,导致不全梗阻,最终邹大伯明确为胃癌伴梗阻。经胃肠胰外科、肿瘤内科、消化内科、麻醉科等多学科评估,决定为邹大伯实施微创胃癌手术。充分准备后,王元宇、金善恩主任医师及施永康主治医师、吴健章医师站上手术台。

  耗时2个多小时顺利完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王元宇主任术后介绍了相关情况,“与常规胃癌患者相比,大伯由于肿瘤合并梗阻,又营养状况不佳,胃壁严重水肿,术中打开胃腔都能看到潴留的笋干菜叶……这些情况增加术后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的风险。”随后在医护团队关注下,大伯术后一个多星期就顺利出院。

  了解病史得知,邹大伯是地道绍兴人,吃饭喝粥总要搭配些臭豆腐、酱菜,还喜欢霉苋菜梗、臭冬瓜、霉千张、烂松菜等,可以说是无“霉”不欢,“这些东西从小吃到大,一天不尝点总觉得没味道。”

  “自然发酵后独特风味的‘霉’食品受到不少人喜爱,但霉腌菜如同腌制品一样,制作不当或食用时机不对含亚硝酸盐;再者为了储存,这类霉腌食品(如梅干菜)往往是高盐,长期食用会影响身体健康,与其他致病因素叠加则增加患胃癌的风险。”让王元宇等医生感慨不已的是,近段时间共接诊了3位绍兴的胃癌患者(包括邹大伯),都长期喜食霉腌菜和腌制(咸肉等)食品。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王元宇主任介绍,据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等发布的《中国人群胃癌风险管理公众指南(2023版)》显示,胃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在55~80岁年龄段尤为显著,且男性是女性的两倍。一般认为,不良饮食习惯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像高油盐、腌制和过热食物等。

  预防重于治疗,王元宇主任提醒,不良的饮食习惯应该改一改:

  1.过量食盐、腌制品。摄入过量的食盐会导致损伤胃黏膜屏障;经过腌制发酵而制成的腌制食品,不仅是高盐食物的典型代表,同时这些食品含有的Ⅰ类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等增加胃癌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也推荐少吃腌制食品,限制深加工肉制品的摄入量。

  2.熏烤食品,如经熏烤的禽肉、畜肉、鱼肉等。烧烤、油炸等烹饪过程会破坏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食物脂肪焦化产生的热聚合反应与蛋白质的结合也易产生苯并芘等高致癌物。此外,熏烤食品大多也是高盐食物。

  3.长期吸烟饮酒。酒精可刺激胃肠道,导致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急性大量饮酒引起胃黏膜损伤与出血。酒精摄入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胃癌风险明显随饮酒量增加而增加,且饮酒对胃癌风险的影响在我国人群中尤其明显;燃烧烟草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胃造成直接刺激和影响,刺激效果重复,长期容易引起内皮细胞基因突变,诱发胃癌症。

  预防胃癌的发生,要形成合理、科学的饮食结构,比如: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戒烟限酒、限盐,少吃或不吃腌熏食品,像霉腌菜也是少吃有滋味,吃多了影响健康。一旦出现腹痛变得持续性且毫无规律、大便颜色发黑、体重快速下降等异常情况,就应警惕,及时就医检查。

  据潮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今年76岁的邹大伯(化名)近来饭量大不如前,没吃多少就觉得饱了。渐渐地,他东西一入肚就腹胀严重,甚至恶心想吐。
警惕!海滨游玩小心“隐形杀手”水母~~~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融媒
   第04版:财经
   第05版:新观察
   第06版:就知道吃
   第07版:健康周刊
   第08版:医讯
   第09版:医事
   第10版:科普
   第11版:互动区
   第12版:心海湾
   第13版:广告
   第14版:深读
   第15版:天下
   第16版:广告
七旬大伯严重腹胀查出胃癌与无“霉”不欢有关
杭州男子身上惊现16cm“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