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沈家门老城区流动摊贩“回潮”

普陀“疏堵结合”解难题

  □驻普陀记者 翁青青 

  本报讯 今年以来,普陀沈家门老城区流动摊贩经营现象有所“回潮”。鲁家峙大桥下、东河市场周边、新街等区域再现马路市场。普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开展新一轮整治。

  东河市场是沈家门最大的农贸市场。2月25日上午8时许,记者跟随10余名普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沈家门执法中队执法人员走进东河市场旁的新开路。一段仅10米长的的狭窄小路上,就有4个流动摊贩正在售卖海鲜和蔬菜。

  “城管来了!”一看到执法人员的身影,摊贩边喊边拎上货物,跑进附近的小弄堂或熟悉的店铺匆匆躲藏。地面一片狼藉,随处可见碎冰块和烂菜叶。执法人员立刻分组行动堵住摊贩的去路,并现场拍照取证,随即对流动摊贩开出4张行政处罚决定书。

  “不要把货物堆在门口。”“门前卫生注意一下。”近日,执法队员来到鲁家峙大桥下,一一指出路边经营户存在的问题,要求对方立即整改,保障道路通畅和整洁。当天,整治行动开出12份“抄告单”,暂扣车辆4辆,鱼货40余公斤,蔬菜10余公斤,水果1500余公斤。

  连日来,对于群众反映强烈、摊贩集聚的市场周边等区域,普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加大巡查力度,实现发现即整改,全力维护城区市容环境。近日,该局已开展集中整治36次,立案处罚14起。加强整治的同时,该局结合智慧城管多维监控设备,对流动摊贩易反弹区域进行精准监控,对重要路段推行早、晚高峰时段错峰管理机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有“堵”也需有“疏”。“现在我们在小蒲湾拆迁区域重新开放自产自销经营点,可吸纳100余名菜农设摊。”沈家门执法中队副队长万新生介绍,未来该区域还将继续“引摊入市”。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外墙墩柱被撞出裂缝,竟是一米之隔的停车位“惹的祸”,定海桔南新村62幢居民呼吁——~~~
东港“幸福食堂”中昌店投用~~~
支持家乡教育事业~~~
~~~
定海昌国街道打造“流动党员之家”~~~
沈家门老城区流动摊贩“回潮”~~~
普陀“群团e家”应用聚合阵地强磁场~~~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新区财经
   第04版:海潮 人文
   第05版:对话舟山
   第06版:公益广告
   第07版:新闻聚焦
   第08版:新闻聚焦
“能不能改造一下停车位?”
普陀新增一家“幸福食堂”
金塘籍港胞方浩然捐款20万元
为老服务进海岛
让流动党员“心有归处”
普陀“疏堵结合”解难题
打破“各自为战”壁垒 激发群团阵地活力
长涂有个“小蓝之家”
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