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普陀记者 翁青青
本报讯 今年以来,普陀沈家门老城区流动摊贩经营现象有所“回潮”。鲁家峙大桥下、东河市场周边、新街等区域再现马路市场。普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开展新一轮整治。
东河市场是沈家门最大的农贸市场。2月25日上午8时许,记者跟随10余名普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沈家门执法中队执法人员走进东河市场旁的新开路。一段仅10米长的的狭窄小路上,就有4个流动摊贩正在售卖海鲜和蔬菜。
“城管来了!”一看到执法人员的身影,摊贩边喊边拎上货物,跑进附近的小弄堂或熟悉的店铺匆匆躲藏。地面一片狼藉,随处可见碎冰块和烂菜叶。执法人员立刻分组行动堵住摊贩的去路,并现场拍照取证,随即对流动摊贩开出4张行政处罚决定书。
“不要把货物堆在门口。”“门前卫生注意一下。”近日,执法队员来到鲁家峙大桥下,一一指出路边经营户存在的问题,要求对方立即整改,保障道路通畅和整洁。当天,整治行动开出12份“抄告单”,暂扣车辆4辆,鱼货40余公斤,蔬菜10余公斤,水果1500余公斤。
连日来,对于群众反映强烈、摊贩集聚的市场周边等区域,普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加大巡查力度,实现发现即整改,全力维护城区市容环境。近日,该局已开展集中整治36次,立案处罚14起。加强整治的同时,该局结合智慧城管多维监控设备,对流动摊贩易反弹区域进行精准监控,对重要路段推行早、晚高峰时段错峰管理机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有“堵”也需有“疏”。“现在我们在小蒲湾拆迁区域重新开放自产自销经营点,可吸纳100余名菜农设摊。”沈家门执法中队副队长万新生介绍,未来该区域还将继续“引摊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