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肖秋月
今年9月12日起,舟山本岛前往普陀南部的白沙岛、柴山岛航线,始发点从朱家尖樟州码头改至蜈蚣峙客运码头,船班时间也作了相应调整。
至今两个月过去,近日,白沙、柴山这两个小岛的部分居民,向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报料称:这个航线调整反而对岛上老百姓出行、买菜、就医等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此,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必须买票才能进码头,“捎菜”渠道被掐断
11月14日,记者乘船从蜈蚣峙客运码头前往柴山、白沙。在船上,记者看到,许多老人拎着大包小包回岛,一打听得知他们主要是在舟山本岛农贸市场采购蔬菜海鲜肉类等。
据了解,白沙、柴山常住居民的老年人占比近90%,2个岛上都没有农贸市场,原先,老年人吃上新鲜菜主要靠子女或商贩送菜。
柴山岛69岁居民方先生告诉记者,航线调整以前,菜贩子直接把菜送到樟州码头的船上,船到了柴山,他就去码头取菜。“本来蛮方便的,现在捎菜渠道被掐断了。”方先生说,自从航线调整后,按照蜈蚣峙客运码头管理规定,人员必须买票才能进码头,菜贩子就不能来放菜了。
抵达柴山岛后,记者遇到来给母亲送菜的50多岁市民刘女士。“本来我可以直接把菜放船上,现在必须买张船票,不买就进不去。”刘女士在抱怨的同时,建议在蜈蚣峙客运码头专门设立一处放菜区。
进出站路远人多,老年人进城看病赶不及
“人挤来挤去,还弯弯绕绕,路又远。阿拉年纪大了,走起来又累又不安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朱家尖—白沙航线的始发码头从樟州民用码头改到蜈蚣峙客运码头后,白沙、柴山的老年人普遍感到不适应。
在从柴山到白沙的航船上,市民吕先生和姐姐、姐夫一起护送坐轮椅的父亲回岛上老家。吕先生告诉记者,以前他们姐弟只要来一个人就够了,把车停在樟州码头,直接推轮椅上船。现在改到蜈蚣峙码头,那里虽然有无障碍通道,但不允许临时陪护的人进去送到码头边,进去必须买船票,这样很不方便。
记者还了解到,朱家尖—白沙航线调整前,早班船从白沙、柴山开船时间是上午7时,乘客8时左右就可到达普陀城区。航线调整后,早班船开船时间改为上午8时,再加上下码头走到公交车站的路程比原先多了不少,乘客一般9时多才能到达普陀城区。“阿拉去医院看毛病也来不及了。”一些小岛老人抱怨说,现在到普陀医院看完病回来,往往赶不上中午12时30分回白沙、柴山的船班。
是否征得群众广泛同意?相关单位“含糊不清”
此次航线调整前,相关部门有无征询过小岛居民群众的意见?调查采访中,柴山、白沙的一些村民向记者表示,此前他们并不知情。
对此,记者向普陀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进行求证。据该负责人介绍,当时白沙岛管委会就航线调整专门征求过群众意见。
于是,记者又询问了白沙岛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当时有“绝大多数人”同意。当记者追问“绝大多数人”是多少人,占相关小岛居民常住人口的百分比为多少时,该负责人却表示:“无法提供准确数据。我只能代表个人向你介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