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岛往事

  □王志龙

  2019年7月8日,从宁波到舟山,穿过一座又一座高架桥,我发现舟山相关的主题宣传语高大挺拔地高挂在陡峭的山壁上,气势威武,像极了坐落在洛杉矶市郊山顶上的“HOLLYWOOD”标志牌。我当时感觉自己好像抵达好莱坞马上实现电影梦想的演员,对自己今后在舟山建设发展充满了信心。我感觉当时的信心比绝壁上的浪花还要高!

  在白峰码头,我生平第一次乘坐渡轮,也异常兴奋。我跑出船舱,站在甲板上吹着海风,望着鱼山岛的方向,总觉得渡轮太慢,恨不得立刻游过去。但当我真正踏上鱼山岛的时候,岛上的荒凉景象让我失望至极。轮船停靠的码头,被碎石子堆积成的山丘包围着,周边被轰隆隆的碎石机器噪声笼罩着,迎面而来的更是漫天尘土,惊愕的我,有了回家的念头。要不是同伴在前面已经拿走了我的行李,登岛的其他务工人员成群结队地在通道口夹挤着,你只能向前走,我都准备踏上返程的轮渡了。如果没有返程的船票,我自己游泳也要回大陆!

  等到穿过通道,站在站台口郁闷烦躁的时候,我看到了旁边告知牌上的宣传语:“建设总投资超2000亿元人民币的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是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油品全产业链,落实‘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托工程,肩负起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全国石化产业布局的职责和使命,为促进我国石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自己的努力。”

  看完这些,我的心慢慢平静下来。回想起自己不远万里来舟山参与石化建设的初衷;遥想中央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跟自己的时代使命相比,就今后的个人发展来说,工作条件上暂时的艰苦,又算得了什么。人生难得几回搏。越是荒凉的地方,人越能专心地研究技术,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能力,反而更适合个人的迅速成长。

  现在回想起五年前留下来的决定,我自己还是很欣慰的。五年来,曾经荒凉的小岛,自己亲手参与建设成了世界级的工厂。我还会陪着它继续成长,并对负责的生产装置保驾护航。我对这小岛已充满感情。我对这里的气候也由不习惯变得习惯,由习惯变成了喜欢。甚至对于闻风丧胆的“台风”,都可以临危不乱了。

  记得2019年10月1日,台风“米娜”在舟山普陀登陆。受台风影响,鱼山岛上部分务工人员被运往岱山本岛避险,还有一大部分务工人员未及时撤出的,被安置在未投用的厂房里。台风期间,岛上建设期数万名务工人员,克服食物的紧缺及生活的不便,统一协作、众志成城最终成功熬过了那场台风。现如今,只要太平洋上一生成热带风暴,手机APP里面就会有及时提醒,并不断更新台风的强弱、前进方向。我们每个人对台风的进展都了如指掌,公司对台风的应急部署也都能做到提前响应,高效组织。2024年9月19日,台风“普拉桑”在舟山岱山岛登陆。尽管这场台风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登陆,但我们反而更加淡定了。因为鱼山大桥的建立通车,在台风来临前它便转化成生命通道,将岛上的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规范的避难场所,充分保证避难人员的人身安全。

  小岛往事是艰难的,也是幸福的。小岛周边的海水很蓝,迎面的风很柔,拼搏在一起的我们很温暖。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海潮 理论
   第05版:海潮 文艺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国内国际
   第08版:要闻
远方的家
发展才是硬道理
小岛往事
蓦然回首 难忘曾在灯火阑珊处
舟行万里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