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舟山海洋文化赋能海岛民宿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究

  □董鸿飞 应鲁恩

  在文旅深入融合的背景下,民宿不仅成为旅游业的重要增长极,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舟山拥有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探索如何提升海洋文化经济效能,为海岛民宿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是一个值得持续研究的课题。

  海洋文化是一种与海洋相关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体现。海洋文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开放和探索,就如同“勇立潮头、海纳百川、同舟共济、求真务实”的舟山精神,是千百年来沿海人民顶风战浪、勇于拼搏的文化结晶。海洋文化天然具有博大包容的天性;有着极强的重商主义价值取向;海洋文化与海洋环境密切相关,反映了人类对海洋的认知和利用;同时海洋文化具有开放和拓展的特性,通过海洋进行的贸易和探索活动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  

  舟山海岛民宿发展可追溯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渔家乐时代,经二十多年的迭代更新,已基本构建具有海岛特质、舟山辨识度的民宿体系,然而在海洋文化融入方面,依旧处于较低层次,表现生硬,活力欠缺,内涵匮乏,潜力有限。同质化现象严重,重模仿轻创新,强共性弱个性,提供的食宿服务、体验分享都非常接近,能真正体现“民”的内容很少;海洋文化融合度低,主要停留在装修风格和海鲜美食上,其他包括海洋传说轶事、海洋民俗风情、海洋等非物质类的内容鲜有涉及。

  文化和经济从来都是互动交融的,海洋文化的更多融入可以推动民宿差异化、特色化、精品化,延长海洋旅游生命周期等,还能展示地域风情特色,笔者觉得通过“培植理念—打造系列—链接全域”回归民宿“感受文化+体验生活”的本质,更能将海洋文化的商品属性进一步释放,实现海岛民宿的转型升级和服务增值。

  一、培植“海洋文化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提升民宿从业者职业素养

  文化生产力是文化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的新形态,它关注的是人文关怀和精神需求,海洋文化赋能海岛民宿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民宿与文化的结合,因此与民宿从业者的文化素养、生活品味、审美表达息息相关。这里的海洋文化与海洋知识存在较大区别,前者主要指渔民在跟海洋相关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信仰、价值观、规范习俗的集合,后者更多是各类群体通过学习研究、经验积累等方式所获得的跟海洋相关的信息和理解。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字都不识几个的老渔民可能就比不敢吃泥螺蟹酱的专家教授更具有海洋文化属性,所以每一个民宿从业者都是舟山海洋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这也是海洋文化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先决条件和充分基础。 

  市场的导向功能对于培植发展理念至关重要,也就是要通过市场让经营者真切地意识到文化赋能的价值。政府和行业协会要进一步完善引路者、服务者角色,既要统筹多方资源,挖掘和丰富海洋文化内涵,塑造海洋文化生动具象、接地气、易传播的时代价值,还要完善政策体系,打造海洋文化亮点项目,培育海洋文化特色品牌,同时通过有序高效的海洋文化培训行动,将这些理念、品牌和信息传递给每一位民宿从业者。甚至可以在民宿建造、产品设计、服务提供等不同环节,派驻海洋文化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以此提高海岛民宿从业人员海洋文化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持续打造海岛民宿海洋文化+系列

  当下舟山海岛民宿的海洋特色集中在“离海近,有海鲜吃和海洋风格装修”这三点,其他诸如海钓、海捕也略有涉及,整体看来,仍然缺乏海洋文化辨识度和海洋生活体验感,需要更多的业态融入。

  譬如以民宿+海鲜的“一条鱼”系列,打造以品海鲜为主的特色餐饮民宿。民宿主可以在烹饪舟山海鲜时,一边介绍海鲜的种类、生活习性、烹饪方法之外,更可以聊一些民间传说。譬如聊及皮皮虾,相传宋朝末年,元兵南侵,宋端宗逃至东海边,有皮皮虾变成巨船助他脱险。逃亡皇帝身无长物,于是摘下帽子赠予皮皮虾,自此,皮皮虾的脑袋就像戴了皇冠。也可以引入食疗理念,鱿鱼性平,归肝,入肾经,鱿鱼炒香菇可清热补血,牡蛎含大量的钙铁锌,可生精固肾,杨梅酒配海鲜,就是应用杨梅酒止泻的功效。还可以连接普陀佛茶、朱家尖西瓜、沙洋晒生等舟山特产,跟富丹旅游食品、冠素堂观音饼等海洋食品公司合作,提供制作采摘、参观,食品送货等服务。当然,这些需要前期做好开发整理,后期推广传播。

  譬如以民宿+海捕的“一艘船”系列,做实文旅体验。“出海—海钓—捕捞”为主线的休闲渔业,既可以体验出海捕鱼,还可以学穿织网,或者听民宿主来几段渔民号子。有兴趣的游客可以在船上直接烹饪刚捕上来的鱼货,甚至可以体验完整的活鱼鱼拓画操作。鱼拓画可以进行前期培训。此外,“一艘船”系列还可以是以船为载体的其他活动,包括海上会议、海洋文化现场讲座、海上风光摄影等等。 

  譬如以民宿+赶海的“一片海”系列,做深文旅玩法。该系列是以赶海、海钓、拉网等为主的,带有一定探险性质的项目,这是一项真正体验靠海吃海的渔民生活的文旅项目,包括捡螺、放蟹笼、钓虎头鱼等等,还可以拓展“一片海”至海滩主题派对、海边团建、沙滩篝火、户外拓展、空中览胜、海上竞技、网箱养殖捕捞等。

  譬如以民宿+内饰的“一间房”系列。该系列就是把海洋文化融入民宿设计装修的每一个细节。房间可以是风格鲜明的海景房、渔船屋、灯塔屋、船长空间等海洋主题房;内部细节,可以取材海洋文化和渔村本土元素,旧船木改造的茶几,海鸥造型的灯具,老式船舵装饰品等,民宿里的每一个物件都有属于它的海洋故事。还可以在海洋“房”的基础上,融入海洋“家”文化,譬如在游客入住时,有一些民俗礼节等。

  譬如以民宿+文创的“一位老渔民”系列,做新文旅用品。该系列将民宿主定位于“有海有故事”的老渔民,适合渔民转型的经营者,通过他的生活经历,把渔民画、渔歌、沙雕、沙画、贝雕、贝壳、海岛民间故事等独特的海岛文化串联起来。譬如指导游客打牛桩结,或者指导游客画渔民画,也可以展示和售卖原创渔民画衍生品等。老渔民系列特别适合带孩子家庭开展海洋文化研学体验。

  譬如以民宿+康养的“一声禅”系列,做精文旅养生。葫芦岛、朱家尖岛的民宿可以接纳普陀山外溢资源,打造禅修康养、禅乡旅居、礼佛观光的养生业态。可以通过不同主题打造专属禅意,譬如在山顶的,那就是远眺大海,抛却六识烦恼;在岸边的,那就是聆听梵音,荡涤五蕴神识,除了一些修行内容,还可以有插花、茶艺、香道等传统文化指导。 

  譬如以民宿+地陪的“一座岛”系列,做全文旅业态。该系列是由民宿主按游客需求设计文旅路线,由当地居民全程陪同,交互式沟通,全景式讲解,沉浸式体验,使游客身临其境全面了解海岛海洋文化故事。譬如朱家尖岛一日游路线,早上在观音法界了解佛教文化,中午在樟州渔村享用海鲜大餐,下午游览南沙景区和大青山景区,晚上观看《印象普陀》演出,结束后回东荷嘉园民宿,还可以选一个酒吧、咖啡馆、书屋深度体验渔村生活。

  三、整合全链条服务,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一个海洋文化赋能成功的海岛民宿,需要民宿主自主式、个性化、细节化的思考与探索,它一定是民宿自身原有优势的充分发挥,也一定是迎合了特定消费群体的潜在需求,它可以是上述一个系列的深度挖掘,也可以是多个系列的有机整合,更可以是多个系列中的几个品类重新编排,而且还能够随着市场变动需求不断调整内容和形式,真正以海洋文化的包容开放实现海岛民宿的高质量发展。

  除了将单一民宿作为主体进行海洋文化赋能外,对整个文旅业态而言,还需要链接整合多元文旅服务,也就是民宿与民宿之间,民宿与景区景点之间、民宿与其他海洋资源之间的对接,从而真正实现海洋文旅联动融合发展。譬如中小学生需要海洋文化研学,推荐长乔海洋馆、舟山博物馆、朱家尖大青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想感悟海岛佛教文化,推荐海天佛国普陀山、定海祖印寺、岱山磨心山景区等;想体验海岛乡村文化,推荐定海古城、东海云廊+文廊系列、展茅五匠馆等;想感受天海辽阔的海岛氛围可以去桃花岛、东极、花鸟岛等;想经历海岛渔民生产生活,可以去沈家门渔港、嵊泗五龙乡、朱家尖樟州等。这些串珠成链的文化点都可以在培训时给予增能,以海岛民宿为中介,将精品文化景区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真正构建起海洋文化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海洋文化是一个可以被无限外延和内融的名相,所以它与海岛民宿的融合也存在着无尽可能,上述内容仅为笔者肤浅认识,文鄙理疏,意乖言拙,希望借此抛砖引玉,能引发从业者更多的思考和实践,为舟山海洋文化赋能海岛民宿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现实可能。

  作者单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海潮 理论
   第04版:海潮 人文
   第05版:金融理财
   第06版:公益广告
   第07版:国内国际
   第08版:聚焦全国两会
舟山海洋文化赋能海岛民宿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究
加快培育首店经济 激发消费能级提升
助力创新创业,打造青年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