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培育首店经济 激发消费能级提升

  □薛晓波

  一、培育首店经济的背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排在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首位,其中消费被置于优先位置,而首店经济则是激发消费的新赛道。我市作为旅游城市,也需及早推出务实举措,包括给予资金支持、建立服务绿色通道等,创造消费热点流量、满足高质量消费需求、丰富商业发展业态、塑造城市商业地标、提升品牌集聚能力、消费引领能力,培育首店经济激发消费能级全面提升。

  二、培育首店经济的意义

  1.首店经济是流量吸附的重要助推器。我市也有许多本土品牌,比如海鲜夜排档等,但由于缺少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创新的营销策略,品牌影响力正在逐渐缩小。

  2.首店经济是激活城市消费升级的新动能。首店带来的新鲜消费体验有效契合了年轻群体热衷“打卡”分享的习惯,能提升消费市场的成熟度和活跃度,是重要的“流量密码”。去年定海古城正式对外开放,形成了一拨打卡热,但没有首店经济的加持,消费的能级较低,热度的持续性也难以长久维系。

  3.首店经济是城市竞争力和商业魅力的重要标志。以首店经济效应培育新消费增长点,有助于推动消费市场国际化、品质化、特色化发展,打造消费升级新地标,对激发消费潜力、激活消费人气具有重要作用。城市首店的大量开设及品牌规模化的集聚,除了给商圈及城市商业综合体带来客流,激发消费的同时,还能促进城市商业地产的发展,联动产生就业扩大、税收增长等拉动效益。当年定海凯虹广场开业,使定海的商业中心由人民路转移到了东瀛路,广场周边的房价一路攀升。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2024年上半年舟山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全国第12名。由于舟山缺少国际、国内的一些品牌店,消费外流现象比较严重,游客在舟消费力不足。发展首店经济有利于我市充分激发本地消费避免消费外流,同时也能吸引游客消费,实现从旅游观光到旅游消费的转变,提升旅游的综合收益。

  三、培育首店经济的相关建议

  1.完善高端品牌首店集聚配套政策。一是完善品牌首店认定标准。提高引进品牌首店的档次和质量,不断增加我市首店、浙江首店、长三角首店、全国首店的占比。二加大高端品牌宣传力度。在举办重大展览、会议、活动、赛事期间,向国际国内高端首发品牌、品牌首发新品提供免费广告宣传资源。三是出台引进奖励政策。因地制宜地引入适应我市消费能力又能引导消费能级提升的品牌首店,给予一定的资金或是配套奖励。

  2.打造首店经济的“舟山特色”。一是培育本土品牌。立足舟山商贸发展实际,依托舟山本土培牌,打造一批“舟山制造”体验店、旗舰店,培育一批“舟山文化”特色首店。二是加大与平台合作力度。与抖音、快手、小红书、美团等平台加强合作,为首店整体形象宣传推广,提高其影响力和知晓度,推动更多本土品牌“出圈”,形成具有舟山特色的国潮首店品牌集聚区。三是打造品牌首发地。吸引知名商业品牌设计团队入驻定海古城举办品牌发布会,结合舟山精品技艺,开发富有舟山元素的奢侈品牌文创产品。将新开发的茶水浦水街等作为重点商业载体打造成为产品首发地,促进舟山构建新的价值链和创新链。  

  3.支持优化首店发展环境。一是推动统商圈提质升级。鼓励各县区建设高端商业综合体,提升核心商圈竞争力。二是加强政企合作。协同商业载体赴一线城市开展载体招商推介、对接商业精品项目,推动传统商圈业态更新和品牌升级,不断提高现有商圈的品牌集聚能力和消费体验感,并在引进品牌首店的同时将税收留在本地。三是拓展多元消费场景。深入挖掘“体验型”经济,宣传推广“互动式”消费,结合街区改造等项目,打造多层次的沉浸式体验店、打卡点,为首店经济的落地提供载体支撑。四是完善首店经济评价体系。研究不同商圈的定位以及客群消费水平,对引进品牌和项目进行评价和筛选,避免项目一哄而上。依照商圈特色因势利导,加强模式创新、场景创新、技术创新、渠道创新,培育集聚一批新餐饮、零售、文创、大健康行业的首店,使首店品牌与入驻商圈的商业氛围相契合,实现首店经济从短期“引流”转变为长期销量。

  作者单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研究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海潮 理论
   第04版:海潮 人文
   第05版:金融理财
   第06版:公益广告
   第07版:国内国际
   第08版:聚焦全国两会
舟山海洋文化赋能海岛民宿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究
加快培育首店经济 激发消费能级提升
助力创新创业,打造青年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