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们是教育引路人,也是亚运火炬手

这些老师回到校园,继续传承教育“薪火”

  □记者 张莉莉

  “薪火”耀千岛。9月1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舟山站活动举行。

  在参加舟山站传递的170名火炬手中,既有先进模范人物,也有基层一线的代表,其中还有来自教育行业的一张张面孔。火炬传递舟山站活动虽已结束,但亚运精神的传递仍在继续。这几位老师回到校园后,在工作中传承教育“薪火”。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德育特级教师张赛芬

  传递亚运精神,共强技能报国之志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舟山站活动结束后的当天下午,第5棒火炬手、舟山职业技术学校德育特级教师张赛芬穿着传递时的服装,带着火炬,赶往学校。

  一到学校,张赛芬就被兴奋的学生们团团围住。“看到火炬,学生们就‘哇’地叫了起来,还鼓起了掌。”张赛芬说,学生们排队抢着和火炬来个近距离接触,还有的学生克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亲吻了火炬。

  早前,张赛芬被选为火炬手的消息传来,她的学生们就比她还要激动。“前期,三四个学生陪着我在操场上跑步训练。他们也觉得很荣耀。”

  在传递现场,张赛芬还拍了一张特殊的合照,和她合影的是火炬手夏振辉和朱存跃,他们也是舟山职业技术学校的优秀校友。张赛芬特意将这张合照和背后的故事带到了课堂上,激励学生们向优秀校友看齐。

  在课上,张赛芬还讲了火炬手王琳的故事。“我的前一棒火炬手刚好是2010年羽毛球世锦赛女单冠军王琳,她能成为冠军是靠努力拼搏的,这正是我们学生需要学习的。”

  作为一名职教老师,张赛芬任教30多年来,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技能型人才。“我一定会将心心相融、爱达未来的世界情怀,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亚运精神传递进我们的校园,传递给每一名学生,共强技能报国之志,同逐技能强国之梦。”张赛芬说。

  南海实验学校校长金可泽

  一起做心有光亮的薪火传递者

  9月14日上午,伴随着亚运主题曲,南海实验学校校长金可泽手举火炬跑进了南海实验学校惠民桥校区的操场。薪火相传,少先队员代表在一片欢呼声中从他手中接过了火炬。

  “能作为一名亚运火炬手,参与火炬传递活动,我备感荣幸。”回想起前一天自己传递火炬的神圣一刻,金可泽依旧心潮澎湃。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为火炬传递做准备,还设计了近20种不同的火炬交接动作,反复演练,任何细节都力争尽善尽美。

  在传递过程中,耳边萦绕着围观群众的欢呼,金可泽既自豪能够见证和参与这样历史性的时刻,也充满了自信,因为他知道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参与传递,他的背后是南海学校全体师生、家长。

  “接下去我要做好亚运精神在校园中的传递,通过和火炬近距离接触,宣讲背后的故事,弘扬和践行亚运精神,将顽强、拼搏、奋斗的亚运精神融入到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之中。”金可泽说,自己争取和孩子们一起做一个心有光亮、行有方向的爱心守护者和薪火传递者。

  嵊泗县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范群

  薪火相传,把亚运精神带进海岛校园

  “能够以海岛教师的身份当选火炬手,见证这个神圣的时刻,我真的觉得自己十分幸运。”采访时,范群说起火炬传递的经历,语气依旧激动。

  范群是嵊泗县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也是初二(7)班班主任。从1989年参加教学工作至今,范群就没离开过海岛。即便许多大城市学校都向她抛来绣球,她也丝毫不为所动,依旧坚守在海岛教育的一线,潜心育人。她也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提起火炬传递的经历,范群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围观市民的热情。“我们学校地处海岛,学生没法在现场感受亚运火炬传递的热情。”范群说,自己有责任把亚运精神带到海岛上,带到校园中。

  今天,嵊泗县初级中学的国旗下讲话就以亚运为主题。范群再次穿上了传递时的服装,接受学校小记者的提问,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故事。“我也接到了一些小学的宣讲邀请。”范群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她也会将顽强拼搏、努力创新、面向未来、无惧挑战的亚运精神带到海岛校园中。

  岱山县大衢中学校长王建军

  擎起旗帜,教学上也要更高更快更强

  巧合的是,从范群手中接过圣火的第43棒火炬手王建军同样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王建军是岱山县大衢中学校长,也是全国优秀教师,扎根海岛教学已有39年。

  这两位“薪火相传”的火炬手在传递现场一齐为亚运火炬点了个赞。这个点赞既是为亚运会,也是为浙江、为舟山。

  高擎火炬,奔跑向前,短短65米,王建军跑得坚定又自豪,“能以海岛教师的身份传递火炬,我感觉很光荣,也感谢社会对我们海岛教师的关注。”

  传递活动结束后,王建军没做停留,立马赶回学校,投入到教研活动中。“教育部门对我们离岛学校十分支持,很多名师团队的教学活动都在我们学校进行,让我们身处小岛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大衢中学现在只有不到600名学生,但这所不算大的学校却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教学成绩单,学校每届考入重点中学的学生超过50个。这个成绩也是所有师生共同努力拼搏的成果。

  “竞技体育讲究更高更快更强,我觉得我们教学和学习上也是如此,要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王建军说,大衢中学能成为海岛学校的一面旗帜,靠的就是这股努力拼搏、自信自强的精神。接下来,他将在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等平台,宣讲好亚运精神,将亚运精神传递到校园中。

  东港中学体育教师傅剑波

  陪伴追梦的青少年一路向前

  火炬传递结束后,当傅剑波带着火炬回到学校时,正赶上校田径队训练。看到亚运“薪火”到来,队员们都激动地冲上前,留下了整个田径队和火炬合影的幸福时刻。

  之所以将火炬带到训练现场,傅剑波说,希望能激发队员们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斗志,冲着未来能够参与大型赛事的目标努力。

  在火炬传递时,傅剑波亮出了自己提前设计好的2个动作,其中一个正是放飞的动作,意为青少年放飞理想,追逐梦想。而他的工作就是陪伴这些追梦的青少年一路向前。

  傅剑波是东港中学体育教师,也是学校跳高队主教练。他所带领的跳高队在全国赛事上多次获得金牌。在第十七届省运会上,东港中学跳高队更是代表我市取得了1金3银4铜的好成绩,取得历史突破。

  回到岗位上,傅剑波说,自己除了做好亚运宣传者的工作,接下来也将围绕青少年体质健康,继续带领学生加强锻炼,同时继续做好跳高人才选拔工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他们是教育引路人,也是亚运火炬手~~~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朋友圈
   第04版:杭州亚运准备好了
   第05版:新区教育周刊
   第06版:新闻速递
   第07版:小记者·文苑
   第08版:小记者·文苑
   第09版:小记者·文苑
   第10版:书画天地
   第11版:新闻时空
   第12版:广告
这些老师回到校园,继续传承教育“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