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音乐老师在家长时间练琴扰民

法院如何保障邻居权益?

  老马(化名)隔壁住着一位音乐老师,3年来,这位老师长时间在家弹奏钢琴、播放音乐,令老马不堪其扰。投诉、争吵、报警……双方“拉锯战”3年后,老马忍无可忍,将音乐老师诉至上海青浦法院。

  家中练琴吵得邻居苦不堪言

  梁老师作为音乐老师,时常在居所内弹奏钢琴。虽然琴声悠扬,但喜静的邻居们却苦不堪言。自2020年3月,老马就曾与梁老师因弹奏钢琴的“噪音问题”发生过争执。梁老师曾经在一个多月内,每天弹琴时间超过10个小时,老马多次投诉、反映、报警,均未能实质解决噪声问题,遂将梁老师诉至法院。

  老马表示,自己与梁老师是邻居,双方共用一堵墙。自2020年3月,梁老师在家中弹奏钢琴、播放电视和音响音乐等音量过大,且持续时间非常长,已产生噪声污染。尤其是,梁老师有时会在深夜11点至凌晨1点弹奏钢琴,严重影响了其家人和周边邻居的正常生活和休息,请求判令梁老师停止侵犯其相邻权,在梁老师的住所内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并限制梁老师弹奏钢琴、播放音乐的时段和时长。

  梁老师辩称,首先,自己作为音乐老师,有线上授课的需要。其次,附近居民亦有弹奏钢琴,老马无法证明是被自己弹奏钢琴的声音打扰,而自己鲜少居住在案涉房屋。再次,自己已经采取了相应的降噪措施,老马无法证实自己弹奏钢琴发出的声音超过法定标准。

  法院:弹琴每日累计时长不得超过3小时

  青浦法院认为,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按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噪声等相邻关系。老马向法院提供了物业证明、市民热线投诉记录、录音、证人证言等证据,能够证明梁老师弹奏钢琴时间确实过长,对附近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故老马要求限制梁老师弹琴时段和时长的诉求,合理有据。

  至于梁老师提出的因工作性质需要弹奏钢琴,青浦法院认为,案涉房屋系居民居住小区,非工作场所,若因工作需要,梁老师应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噪,不应以个人工作需求要求邻居增加容忍义务。

  结合生活习惯,法院酌情判定梁老师弹奏钢琴的限定时间为:早上9点以前、晚上7点以后,以及中午1时至2时均不得弹奏钢琴,且每日累计时长不得超过3小时,并提醒梁老师在今后的钢琴弹奏中注意控制音量,避免再生纠纷。

  【法官说法】

  噪声扰民行为的认定不应局限于噪声鉴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把噪声污染定义扩大为超过噪声排放标准或者未依法采取防控措施产生噪声,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超标排放”及“未依法采取防控措施并干扰他人”均不可取。以居民住宅等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要求昼间(6:00-22:00)与夜间(22:00-6:00)环境噪声限值分别不高于55分贝、45分贝。

  超过上述标准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认定为噪声扰民,未超标准但是未依法采取降噪措施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同样可被认定噪声扰民。

  关于弹奏钢琴等乐器产生的噪声是否达到影响人正常生活的程度,因钢琴等乐器产生的噪声不持续,与弹奏曲目、方式甚至弹奏人等密切相关,噪声鉴定难度较大,法院不能仅凭无噪声鉴定否认噪声扰民行为,应结合物业居委会证明、录音证据等综合考虑。

  法院对噪声污染侵权案件中双方权利的保护

  居家弹奏乐器是公民权利,但权利的履行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从便利生活、合理容忍等多方面考量,法院合理确定当事人居家弹奏钢琴的时间,既是对“弹琴者”享有权利的保护,也是对“聆听者”权利的保护。对于能够证明自身遭受邻居噪声侵扰的,可以要求限制弹奏乐器的时长和时段、采取降噪措施,对于紧急情况,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遭受难以弥补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前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临时性救济措施,即申请诉前禁止令。

  妥善处理邻里关系应做到便利生活、合理容忍

  “远亲不如近邻”,和谐的邻里可以增加生活的幸福感,但在日常生活中,邻里间难免磕磕碰碰,遇到纠纷彼此多沟通包容,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积极协商解决,互谅互让,退一步海阔天空。   据新闻晨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城事
   第04版:融媒
   第05版:财经
   第06版:关注
   第08版:时评
   第09版:特别报道
   第10版:新闻时空
   第11版:信息·分类
   第12版:广告
中国人给孩子起名要考虑多少因素?这届父母让网友操碎了心
音乐老师在家长时间练琴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