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期盼舟山能有更多错时共享车位

  □阿培

  如能共同推进错时共享,就能有效提高车位的利用率,在不增加车位总量的情况下起到缓解停车难的作用。

  近日,定海长岗山安置项目紫云晓苑安置小区地下停车场对外开放,共推出217个车位,成为该区首个面向公众开放的安置小区停车场(《舟山晚报》11月26日报道)。

  我市出台的《关于推进停车设施错时共享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自11月1日起,在定海、普陀、新城、普朱等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区域,推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国有企业办公生产场所、住宅小区的停车设施错时共享机制。据媒体报道,已有30处停车场、2205个停车位面向社会开放。只不过,这些潮汐车位多为机关事业单位推出,居民小区普遍还没有动静。

  紫云晓苑安置小区向公众开放地下停车场固然是件好事,但这种闲置车位共享大概只适合入住率还比较低的新建小区,并不具备普遍推广意义。实际情况是,但凡成熟小区车位普遍紧张,也正因如此,才需要推广错时共享机制,让更多的车位“活”起来。

  错时共享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机关单位和居民小区的停车状况存在“潮汐流”现象,前者白天车满为患、晚上车走位空,而后者的情况恰恰相反。如能共同推进错时共享,就能有效提高车位的利用率,在不增加车位总量的情况下起到缓解停车难的作用。

  现在,在一批机关单位带头下,我市停车设施错时共享工作已经起步。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不仅潮汐车位的数量还相当有限,而且由于居民小区尚未行动起来,而机关单位开放的都是夜间车位,白天还是错时共享的“盲区”。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错时共享是需要双向奔赴的。更多的居民小区积极行动起来,才能更好地利用潮汐车位解决全社会停车难问题。这一方面需要广大居民达成共识,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优化小区物业管理来保障有序共享。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城事
   第04版:融媒
   第05版:财经
   第06版:关注
   第08版:时评
   第09版:特别报道
   第10版:新闻时空
   第11版:信息·分类
   第12版:广告
街头救人,要有叫得应的“急救侠”
建设户外劳动者贴心“小家”
期盼舟山能有更多错时共享车位
管理窨井不妨试试“智慧城市”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