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阳 通讯员 石冰沁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的趋势,孩子的近视问题成了不少家长的“心头病”。为此,有家长提问,“中医可以防治近视吗?具体有什么方法?”
舟山市中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姜东介绍,近视眼在中医被称为“能近怯远症”,通常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平素用眼不当引起的。中医防治近视注重辨证论治,内服外治相结合,针灸、推拿、刮痧等中医药手段皆可改善近视情况,但需长期坚持。
姜东向记者介绍了7种防控近视中医特色治疗手段:耳穴压豆、清肝明目灸、虎符铜砭刮痧、毫针针刺、推拿、揿针和中药熏蒸。
“耳穴压豆疗法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广的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中医适宜技术。”姜东表示,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耳穴压豆”能够放松睫状肌的痉挛,缓解视疲劳,且操作简单、无创伤、安全、便捷,易被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接受并愿意长期坚持。据悉,目前市中医院治未病科及线上居家护理上门服务,推出了耳穴压豆治疗青少年近视这一项目。
姜东告诉记者,清肝明目灸、虎符铜砭刮痧、毫针针刺、推拿等传统中医疗法利用灸法、中医脏腑经络学说治疗的原则等刺激经络穴位,有疏通经络、调畅气血的作用,从而改善近视情况,也可结合眼保健操进行治疗。
揿针是一种将针具刺入皮内,固定后在皮肤留置一定的时间,使其对皮部有持续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方法通过对末梢神经持续而稳定的刺激,促进经络气血有序运行,从而达到防治近视的作用。
此外,姜东还介绍,传统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疏则目能视,且肝肾属全身气血之本,因此对眼疾的治疗,可以用疏肝理气、补益肝肾、养血揉肝等方法。另外,中药熏蒸可以达到明目退翳、通络活血的效果,实现睫状肌痉挛调节的目的,达到提升视力的效果。
青少年近视又该如何自我防控?
姜东表示,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与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密切相关,故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应注意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即“三个一”——眼距书本一尺,胸距桌面一拳,手距笔尖一寸;减少近距离用眼,远离电子产品,建议遵循202020用眼法则,每次20分钟的近距离用眼后,远眺6米左右外的地方至少20秒,使眼睛得到充分休息;改善光照环境,白天光线不足时要及时开灯补光,晚上阅读时,打开书桌的台灯和房间的顶灯,并尽量减少晚上的阅读时间;增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每天坚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目”浴阳光,减慢眼轴生长;保证充足睡眠,平衡营养,合理饮食补充钙质以及少吃甜食。
“做好眼保健操和眼部按摩很重要,不要觉得眼保健操可有可无不认真做。”姜东还强调,眼保健操可以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环,让眼睛放松;同时通过眼部穴位按摩,可以疏通经络,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调节眼部肌肉的功能,从而缓解视疲劳,起到防控近视的作用。常用的穴位有睛明穴、攒竹穴、承泣穴、四白穴、太阳穴、风池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