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滕海平 通讯员 张艺潆
本报讯 “比例很讲究,糯米已经提前两小时浸泡了,跟着我把白糖、黄糖、小苏打依次混合拌匀,过程要耐心……”近日,“老底子”手艺学堂在嵊泗县黄龙乡开课,首节教学开设了酿米酒、包粽子、剖鱼鲞、打绳结、编手绳等五项实用性课程。
“老底子”手艺学堂邀请市级非遗传承人刘永岳等5名渔俗技能工匠常驻授课,他们手把手地给大家传授相关技术,当地群众和部分外来创业者饶有兴趣地边听边学,通过亲自体验,学习和领略到了老字号的“工匠”精神。“原本只是来听听,想不到黄龙岛有这么多非遗,我准备把它们运用到新业态中,这次学习真值!”一位在黄龙岛上开设酒吧的业态主理人高兴地说。
本次活动,当地4家工坊现场还与技能工匠签署导师雇聘证书,稳步探索推进导师制工匠培育模式。“后续我们计划在常态教学中发掘一批手艺熟练工,吸引补充到本地实体工坊中,为下阶段全乡共富矩阵和零工联盟建设提供充足支撑。”黄龙乡有关负责人表示。
“老底子”手艺学堂是继当地启动首场海上惠渔助富直播活动后,因地制宜融合党群力量,深化开拓渔区带富力的又一次尝试。